诚信为本
诚信为本

江津延伸消防触角 确保消防知识有人“宣”

更新时间:2013-05-02 17:57:26

  为不断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夯实城乡消防基础工作,重庆江津消防支队深入推进“网格化”防控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创新长效机制,确保消防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

  广泛发动 确保消防隐患有人“查”

  结合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发动四类联防员参与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一是发动185名区级部门联络员,强化管理。落实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督促行业部门内部认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向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上报阶段性战果;二是发动558名镇街综治员,强化排查。将558名综治专干定人定岗纳入全区大、中、小三级网格中,规定每月排查任务量,将排查整治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评以及政务督察内容,实施检查考评;三是发动780名村(居)消防专干,强化巡查。各村(居)民委员会按照远郊区和主城片区的工作特点,确立3至5名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专干,对辖区内的主要单位、重点场所进行巡查、巡视,整治各类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四是发动2000名保安队伍,强化巡防。培训2000余名保安队员投入到各类单位和场所开展全天候消防安全巡防工作,特别强化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巡防。

  强化基础 确保基层基础有人“筑”

  一是加强消防基础建设。协调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农委等职能部门,筹集资金200余万元,为全区40个城镇社区配备消防器材和设备,使全区消防安全示范社区达到70余个,进一步提高社区灭火救援保障面;二是全面推进消防队站及设施装备建设。2012年以来,珞璜消防站主体完工,组建油溪、中山、白沙三支政府专职消防队,四面山消防站推进有力,白沙、滨江新城两个消防站建设纳入“十二五”政府重点任务;全区建成村(社区)志愿消防队265支,镇(街)政府专(兼)职消防队27个、企业专职消防队5个,配备了各类消防车25辆以及手抬机动泵、消防摩托等消防器材装备1800余套。三是细化创新运作机制。点、线、片、面相结合,明确“消防干部管片、各街镇政府管面、消委会单位巡线、村干部蹲点”的火灾防控原则,采取领导干部“分工包片”的办法,分为城区、农村、园区、景区四大版块,实行“等级化”网格管理。形成以公安消防机构和街、镇政府为主导,以消防安全委员会为依托,社区单位、行业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消防工作运行机制。

  延伸触角 确保消防知识有人“宣”

  一是广泛培养明白人。将村(社区)干部、楼院及村组联系人纳入消防安全“大培训”,定期开展消防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带头人”和“明白人”;二是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调动“帅乡‘兵妈妈’”、“兵爸爸”等消防志愿者服务队的积极性,发挥面广、灵活、亲民等特点,开展消防宣传“十进”活动,确保消防安全普及到千家万户;三是拓展宣传阵地。利用社区活动室、镇街、村(社)宣传栏、文化橱窗等阵地,以及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传媒手段,切实贯彻《全民消防宣传教育纲要》的要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消防宣传活动。动员各镇(街)、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开展农村社区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使消防安全宣传不留盲区。

  突出重点 确保特殊群体有人“帮”

  将全区10626名老弱病残孤寡等特殊群体人员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一是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建立镇街安全、民政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包村(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委员包片,村民小组长包户,邻近群众定人的四级帮扶模式,全力确保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二是切实解决消防突出隐患。区民政部门投入200万元,统一发放电热毯、驱蚊液等新型取暖、驱蚊替代品,全面减少使用烤火笼、蚊香、烧柴草等突出隐患;三是整改老旧电气线路。每季度组织专业电工对特殊群体家庭电气线路和家用电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更换老旧电气线路,协助对室内外电气线路进行穿管保护;四是配备基本的消防器材。配置充足的灭火器具,修建水池、改善水塘等储水设施,逐步为每个帮扶对象配备一具家用灭火器、一只应急手电和一个报警口哨;五是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民政、安监部门在每年进行资金预算时,单列消防安全帮扶专项补助资金,专项解决帮扶对象消防安全问题,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入社会消防公益事业。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